
點擊上圖以顯示800*600 解像度的班表
因為我只有B744和B74F的PMDG。因此啟德航空只有由B7449和B74F所組成的機隊。期待日後能加入MD-11和A320來飛貨運或短程航線。
大家或話會見到有兩班航班是飛往香港國際機場,而不是香港(啟德)國際機場,這是基於噪音管制。為了不影響啟德機場附近的居民,這兩班航班因而改為使用大嶼山的新機場。
在VATSIM的無邊無際虛擬天空中尋找自己的路。
為了提升一眾香港ATC的管制技巧,以迎接29/7去上海的Group Flight暨HKVGFS的Group Flight及VATASIA一年一度最大的Event—EASTEN WIND 2006。HKVACC在26/7舉辦了一次親臨香港國際機場實地考察的活動。以無線電接受器收聽來至鶴立在「機場平原」的管制塔和鐵鳥之間的對話。
陪伴著CHOCO1戰機機師乘塔東涌線抵達東涌恆生銀行,一路上是灰塵的天空作背景,一架新航和中華劃破了RWY25R的Final長空。八位ATC、ATC Assistant和機長,先在美食廣場醫肚,順道認識對方。最有印象的當然是一見同校J@cky的真人、Winsome的全彩民航通鑑和非常昂貴的賬單!
乘塔S1巴士,到達初次踏足,玻璃幕牆的港龍大樓。才剛下車,J@cky和MC兩位高層便說下錯站……環望四週,是草坪和在高速公路飛奔的汽車,感覺有點落難。當然,熟悉機場的高層們便充當領隊,帶領我們步行至某一條天橋上。不過,這兩名領隊卻越遠越遠,又走Short Cut,險些便Visual Contact Loss。不知高層們是否經常在Hong Kong Radar席位上做隔距,結果把我們的隔距也帶得很遠的。
第一次收聽的頻道是Hong Kong South Tower。正如剛才所說,RWY25正在使用,我們所站的位置在RWY25L頭的遠方。視線觸及的範圍為J10、J9和K5,當然還有南機坪的部份。說實話,South Tower的工作就是不斷從Ground South接飛機,協調不同類型的飛機進入跑道Line up的次序,批准飛機起飛,送飛機給Departure。在身後不斷飛過的泥頭車形成的背景噪音中,大家對著當日的離到場時間表,等待一架架飛機進入跑道。每一次B744或者B777開動引擎,一幕幕如爆炸般的響聲便在空間中迴盪,引起我們一陣陣的高潮。MD-11的三引擎發動聲,更快把我們的耳膜震破呢!
聽了一回後,我們便開始聽到(當然見到啦!)台北Ming大大經常面對的困境。那時候有一部國泰B777在J10等待,剛好一架B747F來到K5。不知是否國泰的機師好心讓路,還是South Tower的一些不能推測的想法。我們只見遲來的B747F先到跑道上滾行。South Tower叫國泰B777在B747起飛後進入跑道待命。可是,殺出了一個程咬金—中國南方的小鐵鳥。出奇不意地守在J9上。國泰問South Tower是否排隊,Tower見中國南方的小鐵鳥弱不禁風,肯定被B777的尾流吹得東歪西倒,結果叫國泰繼續守在J10燒油。中國南方先起飛。
及後,正當是國泰的機會時,K5那邊又來了一架快速的MD-11……國泰真的一面無奈。先讓B747F,後讓南方,再讓MD-11……他也怪不到誰,MD-11真的能超越B777。
然而,更多的事情發生,這架國泰的鼻子是白色的,是和港龍調換嗎?我們只能一面笑,一面目送他離開。離開天橋時,我們的Radar大大又帶隔距……
乘車到客運大樓涼冷氣,大家的話題還是離不起航空、航管、VATSIM……最棒的是MC的一個比喻—當Hong Kong Radar獨自擔起大旗時,其程況就如ATC第一版那般只有一個Frequency供所有的席位發話。只要發IFR Clearance,便糟糕了。
來到RWY25R的Final,結合了Arrival和Cargo Arrival。非常煩忙,但隔距卻是一流,平均進場飛機相隔2分11秒。給North Tower帶來了一個愉快的上班天。我們此時期待的,便是一些少有來香港的航班,包括經典紅底白十字的瑞士航空、全新塗裝的聯合航空、被喚作「速鳥」的英航等……當然,進場的航班也不乏平常見到的,例如中華、長榮、中國東方、中國南方……自己人國泰和港龍更是一架接一架。然而,ILS Approach的管制簡單,但忽然飛來了一架VFR,便複雜得多。
UPS貨機降落後,我們便動手起程回客運大樓,聽聽Delivery如何應付六班同一時間離閘的離境航班。然而,我們的上空又來了一架港龍,這回是國泰鼻的港龍花機……
轟隆隆從我們的頭頂飛過,樣子可愛極了!不禁令人聯想較早時那架港龍鼻的國泰。看來兩間航空公司不只是管理層的合拼,連零件都來過Crossover。
返回了客運大樓,監聽著Delivery的頻道。當時條Frequency已經擠滿了離場的航班,我們聽到有飛機被排到第十三架後推—「XXX, you are number 13 departure」。不知該班航機的機長會有甚麼感覺?其實上海那邊正實施流量管制,我想飛機非等多五至十分鐘不可。Delivery還要求數架飛機Standby五分鐘。可見Delivery不是一個輕鬆的席位。若然各位不太認識流量管制的威力,不妨看看Ming大大的Blog。自會有所體會。
此時,MC大大就開始講解一個簡短的Clearance就是好的Clearance的道理。例如去台北中正機場,我以往給Clearance是:「XXX, cleared to RCTP, via OCEAN2B departure, V3 transition, flight level will be assign by Hong Kong Radar, Squawk 5301」。然而,MC大大建議的則是:「XXX, cleared to RCTP, OCEAN2B Departure, Squawk 5301」。這樣明顯簡化了整個Clearance,好讓機師不用覆頌一串串長得要命的Clearance和使飛機能及早離場。另外,關於Information的問題,現在我們都協議,當飛機做Radio Check或者Ground給Taxi Clearance時,都告之飛機Departure Information是第幾報,令機師自己去看ATIS。
Delivery繼續奮鬥,好在現在的航班均配有FMC,讓Delivery把整個Clearance傳到飛機的FMC熒幕上。機師只需Read back Clearance便可。Delivery少了一重功夫,對增加航管的效率有莫大的益處。
最後一環的節目,便是一眾人坐到許留山吹水,亦是一些前輩分享自己過往的航管經驗的時候。MC大大記得自己第一次上管制塔的時候便是EASTERN WIND。他當Delivery,身旁是VATASIA的William Woo,加上當時使用的雷達是ASRC,每一次只能看到和修改一條Flight Strip。在那麼多飛機的情況下,可想已知MC大大當時的壓力。
當ATC不難,只要熟悉那些指令,快快手推給其他ATC便行。當一個顧全大局的ATC卻不易。Delivery要為離場的飛機排順序,Ground要控制場面的交通,Tower要盡可能發揮跑道的容量,Approach/Departure要拉隔距,Radar要負責控制流量和與鄰近地方的ATC協調。這就是今次的實地體驗感受。試想想North Tower若不想出如此的方法,讓GFS能在兩架ILS進場的飛機之間橫越跑道;Delivery只顧批飛機許可,不理會流量管制和場面的交通情況,後果便是GFS等很久也未能返回基地,場面充滿著後推的飛機,上海的天空是等待進場的飛機……感受太深了!看來要好好看待ATC這行業。
回程時,MC大大預言今晚VATSIM必會是Full Staff,結果只是差了Ground。(畢竟只有兩位STU1出席本活動)。希望出席了是次活動的ATC Assistant們,繼續努力學習,快些上管制塔當更吧!我也是時候上Kai Tak Tower,為各位機長大大服務!在此感謝J@cky和MC大大給了我們難忘的一個下午。
晚上九時,group flight終於開始。在新加坡那邊已經有五架飛機。而我們香港這邊,除了剛剛送走的飛機外,天空只有白雲和鳥兒。也難怪Tower不斷……Ground除了坐在席位上望著空蕩蕩的雷達外,便只有吃著雪糕等待新加坡的飛機或者是沒有SID的飛機。突然,有人在Skype那邊大叫看到新加坡樟宜機場停了很多飛機。看了看ServInfo,看到大約有十架飛機在WSSS,預言著一陣的Group Flight活動將會很精彩!這時才是HKT 2130。
……
一架直升機停留在機場的地盤上空大約離地500ft。他告知我他只想作觀察,承諾不會四處走。我批准了他,然後無線電又一片寂靜。說實話,突然來了這樣的Case,我都被嚇壞。接著,可能是Tower和Ground都悶到極點,於是便拿著OBS1來討論。Ground說OBS1既然已經Airborne,應該handoff to Tower。 Tower則說OBS1是在Hong Kong Ground Airspace,應該由Ground處理。就是這樣我們又「辛苦」地捱過一小時的沉悶。
打前鋒的CPA710和UAL896這時已經開始飛奔回來香港。其他飛機則可能是無法在超繁忙的WSSS Tower Channel中找到插嘴機會,被逼滯留在新加坡。聽一架回來香港的飛機報告,他在那邊足足等了30分鐘才得到copy clearance機會。可見參與這次Group Flight的航班眾多,WSSS Tower想必有一個難忘之夜。我們香港這邊,除了發現了UFO,令我們要留意是否需要關閉跑道外,也沒有甚麼特別。一小時又過去了……
過了不知多久,Ground這邊真的渡日如年。整個ATC frequency都擠滿了一段段英格蘭大戰葡萄牙的賽況描述,朗尼被人施以「奪命絞剪腳」,C朗拿度插水,英格蘭輸十二碼等……其實ATC在塔台進行這種閒談是一件平常事,特別是世界盃期間。真實感十足!
飛機繼續進場,在Ground的雷達上已經出現了CPA710,印條機亦吐出了CPA710的管制條,我那封了塵的托架終於有了條子啦!隨著飛機不斷在RWY07L降落,香港的塔台熱鬧起來,大家都因飛機們光臨本寒舍而興奮!做Ground的我,除了不斷發taxi to gate的clearance外,唯一可以幹的事便是和各位機師大大談話。我問了很多機師,一些讚這次活動非常有趣,亦一些對於沿途都有ATC服務而對活動有好感。好!就是這些評語令我對著枯燥乏味的Sector,亦願意在午夜二時留守耳機,等待飛機順利起飛或降落。
就讓我在這兒對飛機使用停機坪的情況作一個簡短的回報。在飛機進場途中,客運大樓北機坪來了一架「稀客」—英航。這架BAW把為數不少的飛機吸引到北機坪。看來機師們是為了爭取拍照留念的機會。及後,BAW 收完錢後便offline,剩下少數等待朋友的機師。他們都喜歡集體行動,兩架、三架、四架走在一起。不知他們是否在交換紀念品呢?
最後一架JAL682,在二時半左右到場。我告訴他是最後一架參與是次Group Flight到場的飛機時,他卻連忙道歉,令我也有點不好意思。我的意思是想告訴是他把是次活動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XXXX, your flight plan closed at XXXXz, thank you for joining the event, hope to see you again, Good Bye! 」
飛了一個多小時後,Skype那邊傳來Gary和一位女孩子的聲音。當時那位女孩子不斷發問有關B744的AP設定,我也藉此記下一些B744 AP 的設定程序。後來飛機開始飛高雄的STAR,我便要面對另一個問題—ILS!
經過一晚的休息,第二天便再來一次馬尼拉回香港的IFR訓練。汲取了上次的教訓,這回飛行沒有上了大問題。Gary、Jacky均與我同行,一路以TCAS監察。由於時間緊迫,我便以16X的速度超越他們,趕快到達啟德機場。不知是否同行的「副機長」和其他「機艙服務員」也走進駕駛室,你一句,我一句,把我弄翻了。結果到了CH VOR時飛機仍停留在FL310,結果要向西飛到不知去了那處下降至4000ft,然後才飛回來香港。大家都知道啟德RWL 13是用IGS的。我連ILS也控不好,結果還是Visual Approach。當飛機以3000ft飛越飛鵝山,山上的樹木清晰可見,駕駛艙傳來一陣陣驚呼聲(沒有安裝EGPWS,但Skype傳來很可怕的Pull up!Pull up!),啟德13跑道終於呈現眼前,非常漂亮。又這樣結束了這一晚的飛行。(飛機由於沒有放下起降架,結果橫在跑道上。Skype那邊亦傳來:「我們要改目的地了」)
(不過飛行當晚,香港機場那邊有六架飛Traffic pattern,Skype那邊不斷聽到由Tower發出的Extend Downwind指示和呼叫聲……)
經過那麼多次的洗禮,發現自己的ILS Approach仍未到達爐火純青的境地。於是重新計劃自己的ILS Training Program。最後選了VHHXèVHHH,因此航行時間較短,而且ATC較多。在星期日的早上,我從Server info看到HKFIR有Admin當值,心情自然緊張些。
「Good morning, Hong Kong Centre, N218B, on Kai Tak Gate1, request cleared to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5000ft, we had information U」
「N218B, cleared to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maintain 5000ft, squawk 5306」
……
後來N218B 被handoff給Tower:
「Good Morning Hong Kong Tower, N218B, 4nm from the RWL, request ILS Landing」
「N218B, cleared to land RWL07L, wind…… 」
最後在300ft左右關掉了AP,改以人手降落。成功了!ILS!ILS!ILS!
IFR飛行和ILS Approach的確是一個機師的里程碑。只要願意操練,永不放棄,是「沒有觸不到的天空」。但願將來能繼續把我的Log Book 填上更多的IFR飛行,也祝願我能成為ATC……應該不會太難達成吧!
前言
Star Light的意思其實是Night,其出處是《Air Traffic Controller 2》的成田夜景版的標題Star Light Airway。斷章取義後便成為香港(CLK)國際機場夜間飛行 VHHH Star Light Flying
這一晚的飛行值得在此揮毫,除了是夜間飛行外,還有我在這次飛行遇上期待已久的A380。A380龐大的身影把Cessna 172 SP 比下去。就讓我們由晚上10:00pm開始紀錄,一同翱翔天際。
Call sign:N218B
Pilot Flying:Joe Leung (963979)
Flight type:Cessna 172 SP
Date:
Route:VHHH RWL25R left close traffic pattern
「好一個晴朗的晚上。」我和是次飛行的Safety Pilot Mike都異口同聲地說到。雖然星期五當日風起雲湧,天文台發出紅色暴雨警告訊號,但是今晚卻只能看到零零落落的小雲散佈在遼闊的夜空上。在這種天氣下進行夜間目視飛行最適合不過了!
到東涌食肆填飽肚子後,便乘坐巴士出發到香港國際機場。撥了電話給飛機租借公司,確認我們所租借的C172SP已經停泊在機坪,並詢問飛機的狀態和停泊位置。此時巴士已經到達了客運大樓。
往機坪前,我和Mike再一次審閱飛行計劃及NOTAM(飛行通報),得知今夜只有Tower當值,所有飛機需向Tower取push back和taxi許可。我們亦在核對入油紙與飛行計劃無誤後,才把飛行計劃遞交給機場的地勤人員,而他們則帶領我們走到N66的機坪。
N66已經停泊了一架Cessna 172 SP,一位守在旁的地勤人員給了我們飛機系統狀況報告,然後我們「目視」著他的離開,為今夜的目視飛行揭開了序幕。整個機坪背景中除了有一架噴射機和客運大樓能把C172SP在體積上比下去外,基本上只有淡黃的燈光照著空蕩蕩的機坪。我既然是這次飛行的PF,自然walk around 成為我的工作,而Mike則負責駕駛艙的檢查,把radio調至VHHH Tower的頻道和聆聽ATIS。幸好C172SP不是很大,需檢查的地方亦不多,很快便返回了駕駛艙並聽Mike的匯報。
閒聊了幾句後,便耐心等待離場時間的到來。此一段時間除了閱讀飛行計劃、收聽不斷重覆的ATIS和檢查數碼相機外,實在沒有甚麼事可做了。五分鐘過後,我望了望Mike,他示意我向Tower取後推許可,便掛好了耳機,調較了咪的位置,按著發話制說道:
「Good evening, Hong Kong Tower, N218B, on gate N66, request remain in traffic pattern, VFR, we had information N」
「Good evening, N218B, Hong Kong Tower, push back approved, report when ready for taxi」
「Push back approved, report ready for taxi, N218B」
讀了很多次November,舌頭也打結了。但手和眼忙著東張面望,確保後面沒有飛機在行駛,深怕飛機的尾巴碰到別的在滑行的飛機,皆因要飛機停下來不容易呢!當然坐在地面雷達前的航管同事們已一早把地方清空供我們使用,但身為機身的我亦有責任確保航班的安全,縱然是只有兩人搭乘,也不能把飛機的安全全盤依賴航管。
「Tower, N218B, on taxiway B7, request taxi to RWL」
「N218B, taxi to RWL 25R via taxiway B7 B9 A12, hold short at A12, QNH 1006」
「Taxi to RWL 25R via taxiway B7 B9 A12 and hold short RWL at A12, QNH 1006, N128B」
飛機稍微轉了一個90度的彎,便以每小時20海哩的速度(約36Km/h)按著航管的指示滑行到跑道。Mike沒有說甚麼,只是不斷來回望著AD和窗外,弄得我也緊張起來。保險計還是把腳輕輕踏在煞制上。
到了A11和A12 之間的taxiway。經驗告訴這個地方還是小心些好,因為一不留神便會誤入gate E,所以把飛機煞慢一些,左手拿著AD,慢慢把飛機駛到A12上。在旁的Mike看到我的樣子,不禁開口:「follow the green light」。
「Tower, N218B, ready for departure.」
「N218B, squawk 5306, cleared for takeoff RWL25R, maintain right close traffic pattern not above 2000ft」
「Cleared for takeoff RWL25R, maintain right close traffic pattern, Squawk 5306, N218B」
駛進跑道前再三看看RWL的Final 有沒有飛機,不然有一架B747在我們頭上 touch and go 便糟糕了。好吧!我和Mike左望望右望望,確定沒有飛機後,便駛進了RWL25R。跑道上的風不太強勁,停定了飛機後便立即加速到100KT,N218B就這樣Airborne,爬升到1000ft。起飛時身驅被無形的力量壓在駕駛椅上,感覺真棒!